寓“戏”于“心”

由于平时工作忙,在五一假期补看了中戏文戏剧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戏剧教育普及大讲堂的课程,感到收获颇多,再结合我之前所学及平时的课堂实践,特提出寓“戏”于“心”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主要就是通过尝试将校园心理剧、创造性戏剧、一人一故事等应用戏剧的一些元素引入心理健康课堂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的团体辅导中,最终达成使学生全人发展的目的,该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制定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的内容包括主题,规则、课程时长,场地与器材等。同时还要了解授课对象及班级的实际情况,以便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准备适合的教学内容。‍‍

2.建立教学情境

    要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设定合适的教学情境,因为只有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内在感受,从而使新的角色可以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层面。

3.确定教师角色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当中的,它可以使教师能够充分地掌握学生情况,把握课堂节奏,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4.课程材料准备

教师授课前要对场地有充分地了解,最好能实地感受,其次要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器材,音乐、图片、视频、书籍、彩色布巾、彩笔等。适合媒材的使用更能使学生进入戏剧的情境,展露真实的自我。

5.活动流程安排

“应用戏剧”在心理课堂中的应用相当于一个缩小版的团体辅导,所以,一般也会包含以下环节:

⑴制定规则:由于戏剧课程主要以体验式的活动为主,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活动的效果,一般要在活动开始前约定相应的规则,以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⑵暖身活动:主要使学生的情绪进入课堂中,一般以简单的肢体活动或游戏为主,教师根据场地选用。

⑶排练和演出:可采用分组讨论排练的方式排演节目,然后在班级分组表演。

⑷分享和反馈:这一环节是课堂的点睛之笔,学生在合作排练演出或作为观众观看演出后,会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就可以在此时在全班进行分享和反馈,感受和思想的碰撞可以使班级全体学生都受益。

⑸教师总结或布置后续安排:教师可对本节课的各个环节作一些简单评点,也可在最后对教学内容作一些升华,使学生对整节课再有个整体感知。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比较短,如果本节课没有完成的部分,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下后续的任务。 以上教学模式的环节可全部应用,也可根据授课对象、场地和时长的情况灵活调整使用。

学员:高晓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豆瓣

相关文章